2006年4月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充满人情味的依法调解
本报记者 汪嘉林

  在义乌市廿三里街道司法所,只要看到所长王荣生开怀大笑,大家就知道,又一起纠纷得到了成功调解。2005年,对于义乌廿三里街道司法所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副所长马关军向记者介绍,去年该所共成功调解了241起纠纷,其中,王荣生一人便成功调解了70起。
  去年七、八月间,天气异常闷热,从湖南到义乌来打工的小李下班后便想到租住房附近的水塘里去洗个澡。哪晓得由于天黑,水位深浅根本无从判断,小李这一下去便再也没上来。
  这下可不得了。同在一厂打工的妻子认为,丈夫为单位工作了一天,晚上洗澡时不慎溺水身亡,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可企业负责人也大喊冤枉:小李去水塘洗澡是在下班之后,而且是先回到家后再去洗澡的,又不是在下班路上,怎么要企业来承担责任呢?
  双方争执得火气越来越大,措辞也越来越激烈。“这种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很容易产生扩大化、极端化的后果,最后还可能导致死伤事件的发生。”王荣生告诉记者,廿三里街道司法所自1997年成立以来便根据当地外来务工者较多的状况建立了一套联动机制,“比如在这起案件中,我们是和派出所的同志同时赶到现场的,在听取警方的结论后制订出自己的工作方案。”
  后来,王荣生负责了此事的调解工作。当时警方的结论是,小李因不慎溺水身亡,排除他杀可能;而根据对于工伤认定的有关规定来看,小李的确不属于工伤,企业不应该承担相关责任。
  但是王荣生知道,虽然从法理上来说,小李的死应该由他自己来承担责任,但是对于一个外来务工者家庭来说,这样的损失将是他们无法承受之重。王荣生一边向小李的家人仔细解读相关法规,一边又积极做企业的工作,希望他们能给予小李家一定的补助。经过4个昼夜的调解,王荣生病倒了,矛盾却得到了成功调解——企业同意付给小李家人6万余元的补偿金,小李的家人也对此表示满意。
  目前,廿三里街道司法所成了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所里的其他9名调解员也都各有“绝技”。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廿三里街道2004年的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7%。2005年还被评为司法部先进集体和浙江省示范点司法所。